镇巴县在外出务工党员中开展“创业发展,建设家乡”活动
发布日期:2008/10/10   来源:   点击次数:

 镇巴县既是西部欠发达地区的国家级扶贫开发重点县,也是传统的劳务输出大县,劳务经济是该县的支柱产业。2007年全县常年在外务工5.01万人,劳务收入达3.5亿元,在庞大的劳务大军中有党员1095名,入党积极分子3412名。他们通过常期在外务工、创业,逐步开阔了眼界视野,掌握了技术信息,积累了知识经验,积攒了资金财富。为激发他们的创业精神和“热爱家乡、回报家乡、建设家乡”热情,鼓励在家乡建设中做出贡献,促进县域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县委结合在全县基层党组织和党员队伍中实施“兴镇先锋行动”,开展农村党员率先致富和党员新形象塑造行动,在全县外出务工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中开展了“创业发展,建设家乡”活动,实现了资金、技术、智力和信息的回流,有力地促进了家乡经济社会发展,为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找到了又一条现实的出路。     

一、主要作法     

(一)摸清底数抓管理    

 准确掌握外出务工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的情况是开展好活动的前提和基础,始终做到情况清、底子明。为此,我们对外出务工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进行全面、细致的调查摸底,实现“四个清”。即摸清外出时间和联系方式、摸清从事职业及流入地区、摸清工作和生活状况、摸清务工收入及思想动态情况。在此基础上以村造册登记,乡镇党委统一汇总,建立外出务工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个人信息台帐,实行了动态信息管理。从近年来的调查摸底统计情况看,外出务工党员数量上呈逐年上升趋势;流动范围逐步扩大,遍布全国各地,流动性频繁;从事职业由简单以体力为主的劳动密集型,逐渐向服务业、民营科技、经营管理等复合型行业发展;务工收入由中低收入、不稳定型逐步变为中、高稳定收入型,而且有20多名外出务工党员通过多年艰苦创业,在外地兴办了企业、公司;甚至个别已拥有资产达数千万元。     

(二)延伸组织强措施    

 创新工作措施,延伸组织设置,扩大党的覆盖面,哪里有党员,党组织就建到哪里,让外出务工党员时刻真切地感受到党组织的关怀和温暖。一是在外出务工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相对集中地,以领头创办企业的党员为依托,在河南、山西、广东、北京等地组建外出务工党员临时党支部5个。同时,选配责任心强、有管理经验的党员担任支部书记。通过外建临时党支部,架起了党员与组织、输出地与输入地之间互动的桥梁,为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搭建了平台;二是主动向临时党支部压担子,交任务,鼓励他们思想、工作进步,激发广大外出务工青年、入党积极分子干事创业热情,扩大外建临时党支部的影响,增强凝聚力和号召力;三是对外出务工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家庭进行帮助,做到上门问一声冷暖、办一件实事和解决一个实际问题,对贫困家庭注重在子女上学、低保、就业等方面优先予以考虑和倾斜,帮助他们解决实际困难,争取家属和亲人的支持,使外出务工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对家乡深怀感情。         

(三)搭建平台增交流      

 一是通过电话、信函及在春节、“7.1”期间发放《致外出务工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一封慰问信》等形式加强联系,经常了解他们在外工作情况和生活状况,听取他们思想和工作汇报;二是建立定期走访慰问制度。坚持每半年由县委组织部、县劳动服务局牵头,组织相关部门、单位和乡镇到外出务工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务工集中地或创办的企业、公司走访慰问,帮助协调解决他们在务工或创业发展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及时通报家乡的发展情况和重大变化,听取他们对家乡经济社会建设的意见和建议。由县上主要领导亲自带队,已先后3次到巴庙镇驻河南新密市外出务工党员临时党支部书记冉龙福和碾子镇外出务工入党积极分子张明华开办的煤矿企业等地进行走访慰问,其他县级主管部门、各乡镇共组织慰问16次,征求意见和建议116条,充分调动了他们关心家乡、建设家乡的积极性;三是利用传统节日外出务工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集中返乡之际,以乡镇为单位组织座谈会、茶话会和外出务工人员群众联谊活动等形式增进交流,畅怀感受,同时深入开展“四个一”活动,即:每位外出务工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为家乡提供一条致富信息,组织一批家乡青年外出务工,为家乡发展提供一条意见和建议,为所在村组(社区)或贫困户做一件实事好事。     

(四)充分信任促发展      

县委、县政府专门制定并印发了《鼓励支持全民创业的实施意见》,大力宣传我县招商引资优惠政策,进一步优化投资环境,创造良好机遇和优越条件,鼓励先富起来的外出务工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回乡创业,充分发挥他们在资金、技术、信息及管理经验等方面的优势,支持他们积极参与家乡各项建设事业。近年来,全县外出务工党员及入党积极分子返乡创办的各类实体、企业达120多个,总投资近2000万元,吸收了1400多名当地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充分发挥龙头作用,辐射带动群众发展经济致富项目,逐步实行由一户带动几户,几户带动一片一地,为党员示范户、党员示范基地建设增添了新的活力。同时把对家乡建设事业贡献突出,政治成熟可靠,有较强代表性的外出务工党员及创业成功人士,通过层层遴选成为县级人大代表的2人、县政协委员3人,省、市人大代表各1人,充分发挥了他们参政议政作用,积极为家乡发展建言献策。     

(五)结对帮带建机制      

在外出务工党员、入党积极分子和务工能人中大力推行“三培养三结对”,即:党员与务工能人结对,把务工能人培养成党员;党员与入党积极分子结对,把外出务工入党积极分子培养成党员;务工能人同家乡农民结对,把家乡农民培养成有技术的务工能人。通过外出务工党员的帮带,利用这种有效渠道、形式共输出农民外出务工2万多人次,有效解决了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问题,建立了我县劳务输出良性动态机制,通过内引外联,互帮互助,实现共同致富,共同创业,也为我县打造特色的劳务输出品牌起到有效推动作用。同时,外出务工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积极发挥模范带头作用,带头遵纪守法,抢抓机遇,奋力拼搏,吃苦耐劳,艰苦创业,为广大外出务工人员树立了榜样,激发了外出务工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创业发展热情。     

(六)强化宣传树典型     

通过采取电话、信函等形式主动向每一位外出务工党员及入党积极分子宣传介绍开展“创业发展,建设家乡”活动的主要内容和目的意义,介绍家乡发展情况、投资环境和优惠政策,让他们充分了解家乡,主动关心家乡。对外出务工党员、入党积极分子在“创业发展、建设家乡”活动中做出突出成绩的创业典型,通过新闻、媒体大力宣传他们的先进事迹,扩大社会影响,激发他们的积极性和荣誉感,鼓励他们增强责任、珍惜荣誉、爱岗敬业、发挥作用,从而带动更多的外出务工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创业发展,建设家乡。外出务工入党积极分子鲜金贤,在外创业发展20多年,从下煤井的矿工干起,经过艰苦创业,目前已拥有资产数千万元,他致富不忘桑梓情,积极投资公益事业建设,捐资300多万元为家乡硬化村级道路3.5公里,并出资150万元在汉中建起了“金贤文联大厦”和并设立50万元的“金贤文学基金”。他的先进典型事迹,受到了《汉中日报》、市电视台和《陕西日报》等多家媒体的宣传报道,并当选为汉中市第三届人大代表。他的事迹激励着许多党员和青年入党积极分子,在深圳打工的年轻入党积极分子康小松在看到新华网上的宣传报道后,感慨的回贴:“鲜金贤白手起家、艰苦创业并为家乡建设做出突出贡献的事迹,让人感动、敬佩,他是我们镇巴人的骄傲,是我们外出打工人学习的榜样和楷模”。   

  二、主要成效     

自全县倡议号召开展“创业发展,建设家乡”活动以来,广大外出务工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积极响应,掀起了一场“比创业、比奉献”的热潮,涌现出了一批创业发展成功,热心回报家乡、建设家乡的先进典型。巴庙镇派驻河南新密市外出务工党员临时党支部书记冉龙福,通过近20年的创业经营,已成为当地晓有名气的煤炭开采业主,拥有固定资产近2000万元,他致富不忘家乡,解决500多名富余劳动力在矿上务工,成为本地群众实现稳定收入致富的主渠道。同时为家乡捐款40余万元修桥、修路,购买退耕还林树苗。外出务工入党积极分子焦家全,支持家乡集镇建设,积极帮助引进外商,投资100多万元建成了全虹宾馆,并个人捐资65万元修建村级小学及加宽扩建村级公路。碾子镇纸房村外出务工入党积极分子张明华,捐资35万元为家乡修建了一座“花园式”村级小学。兴隆镇入党积极分子邱成华,在河南煤矿务工多年,今年他为带动家乡经济发展,利用在外务工多年积累的管理经验,投资20多万元在火焰村兴办生猪养殖厂,养殖规模达100多头,为该村发展“一村一品”树立了典范;小洋镇三岔河村外出务工党员何忠兴,在得知该镇为本村修建办公室仍有近2万元资金缺口,致使工程迟迟不能竣工,及时主动捐资1.2万元,在他的带动下,与其一道在外出务工的其他6名务工党员纷纷解囊共捐资4200元,赢来了群众的普遍赞誉。据初步统计,全县共有近200名外出务工党员以不同方式向家乡捐资兴办公益事业,建设基础设施,帮扶贫困户,资助困难学生入学,共捐资达350多万元,投资兴办产业项目78个,累计投资1700多万元,帮助本地务工人员联系务工渠道近2万人次,促进劳务输出产业稳步、有序发展,为本地经济社会建设发挥了重要作用。     

特别是今年5.12地震期间,广大外出务工党员,心系灾区,情系家乡,纷纷伸出爱心援助之手,入党积极分子袁钊在震后第二天便立即捐助15万元物资,亲自送到四川灾区,随后又自发组织联系同外出创业的镇巴籍务工人员,共捐资25万元,其中他个人捐资10万元。    

三、经验体会   

“创业发展,建设家乡”活动提出并开展两年多来,经过不断广泛宣传动员,营造良好氛围,正确引导,取得了积极性的实效,在探索实践教育培养农村基层党员,加强基层党员队伍建设,推动农村经济发展,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方面起到了良好的促进作用。具体工作中有以下几点体会:一是要把此项活动的开展与流动党员管理有效地结合起来。本着以“加强管理,搞好服务”的原则,按照“摸清底子、健全组织、创新载体、开展活动”的思路,逐步建立健全城乡一体化党员动态管理机制。二是要把活动的开展与无职党员设岗定责和党员承诺制有效结合起来,促进他们的责任感和责任意识,有效地搭建起发挥先进典范作用,体现党员应有地先进性平台。三是要把活动的开展与发展外出务工优秀青年入党工作结合起来,有效改善了党员队伍结构,提高了党员队伍的整体素质,不断壮大创业发展的人才基础支持。四是要把活动的开展与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结合起来,把部分党性觉悟高、能力突出、懂经营会管理的外出务工党员进行培养、锻炼,得到群众信任和认可后,逐步充实到村、组“班子”中,从而为农村培养出“双强”村干部,为进一步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强化村级班子力量打下了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