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第5期(总第77期)
中共镇巴县委党史研究室
2010年5月5日
·中共镇巴党史小资料·
镇巴县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
1990年5月14日至18日,镇巴县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在县城召开。出席会议代表180名。大会听取并审议了龚德昌代表县人民政府作的《镇巴县人民政府工作报告》和吕从柱代表县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作的《镇巴县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工作报告》;听取并审议了《镇巴县1989年国民经济计划执行情况和1990年国民经济及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和《镇巴县1989年财政决算和1990年财政预算(草案)的报告》以及《镇巴县人民法院工作报告》和《镇巴县人民检察院工作报告》。通过了相应的决议,选举产生了镇巴县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吕从柱为主任,周宗德、曾义林、李洪柱、丁惠然为副主任,马玉琳(回族)、王首凤(女)、邓永泰、李启信、李浩章、朱忠培、朱联照、张吉林、陈万才、郝映平、陶民中、梁恒为委员;选举产生了镇巴县人民政府领导成员——龚德昌为县长,杨汉生、郑宗林、李文治、姚斌、刘吉华为副县长;选举了镇巴县人民法院和镇巴县人民检察院领导成员——高明杰为镇巴县人民法院院长,李洪都为镇巴县人民检察院检察长。
本届县人民代表大会共举行过3次会议。
·党史党建论坛·
60年中国之“世界观”。
观察方式在升级:快照广角 长焦
上世纪50-60年代,新中国的第一批外交官大部分来自军队,既不通外语,也不熟悉对外交际,但他们的亲身见闻与个人感受成为那个时代中国对世界的初步印象。显然,这个印象是直观的、粗略的和感性的,就像一张张只能辩认相貌的快照。
1971年,第26届联合国大会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后,中国向外派驻外交人员以及参与国际活动明显增多。上世纪70年代以后的外交人员与留学生多数前往以往联系较少的美欧日等西方发达国家。他们就象给中国上了广角镜头,中国看世界的视场大为拓宽,为以后全面融入世界体系以及参与国际分工打下了知识与组织基础。
进入新世纪,中国的国际地位和全球影响力大幅提高,国内企业走出去加快,普通民众赴海外求学、商务、旅游等机会增多。因此,中国不仅需要更加细致地观察主要大国和周边地区,而且有必要将注意力投射到更远的地缘角落。因此,中国的政府、学者、媒体都在加紧学习将世界拉近,放大的观察力。
综观之,60年的中国之世界观已经发生了巨大变化,如果将历史跨度拉得更长一些,那么这种变化可谓是覆天覆地的。建国60年,既要看到自己取得的巨大成就,保持前进的信心,同时也应看到存在与出现的问题。否则会固步自封,失去进步的动力。
·党史党建小知识·
在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前夕,党中央就提出了建立新中国的奋斗目标,其目标是:
A 和平、进步、团结、统一
B 独立、统一、民主、富强
上期答案:A(勘误:答案中的“的”字应去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