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镇巴党史
2010年第1期(总第73期)
中共镇巴县委党史研究室
2010年1月5日
·中共镇巴党史小资料·
镇巴县第八届人民代表大会
1978年9月15日至19日,镇巴县第八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在县城召开,出席会议代表281名(应出席300名)。陈树仓致开幕词。大会听取了袁广才代表县革命委员会作的《动员起来,为尽快建设成大寨县而奋斗》的工作报告,通过了恢复镇巴县人民检察院的决议和《开展农业学大寨、工业学大庆运动的决议》,选举产生了新一届镇巴县革命委员会——陈树仓任主任,王冰(女)、吕从柱、熊友贵任副主任,曾道秀、彭承勋、刘光弟、牟钊、白太清、张彪、马永龙、冉文博、谢吉六、王志诚、丁希贤、薛定邦、张发旺、李同正、王立岗、吕国发、胡罡、秦光武、袁庆发、陈昌新、刘文忠、李光辉、康积德、吴永云、孙国发、丁德兰(女)、唐绍英(女)、田景元、向志忠、刘光朗、徐振武、朱有德、陈忠秋、李国木、陶和林、李富莲(女)、李德聪、哈长荣任委员。大会还选举祝儒敬为县人民法院院长、韩子珍为县人民检察院检察长。
本届县人民代表大会共举行过2次会议。
·党史党建论坛·
(注:从2010年1月起,连续6期转载《党史信息报》中由江涌、王力、黄莺署名的文章《60年中国之“世界观”》。)
思考框架在变化:对立 平衡 统一
建国之初的20年,中国在世界格局中处于从属或边缘的位置,对世界的基本认知是“敌人的敌人就是我们的朋友”;关于世界的未来“不是西风压倒东风,就是东风压倒西风”;在对待具体世界重大问题时,“凡是敌人反对的我们就拥护,凡是敌人拥护的我们就反对”。逻辑简单,立场坚定,态度鲜明。
上世界70年代,中国对外部世界的观察更加深入,思考更加成熟。为了正确处理与其他国家的关系,更好地保障自身安全与发展,中国提出“三个世界”的划分,并分别在三个不同的世界中找到了自己的朋友。特别是重视与自己同处于第三世界的亚非拉发展中国家,使中国对世界体系的认识框架实现了“中心”与“外围”之间的平衡,成功地摆脱了对立与孤立,并因此恢复了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席位,由此逐渐揭开对外开放的新局面。
上世纪90年代,中国再次遇到孤立的危险,原因是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试图阻断中国与世界的经济往来与政治联系。但是,中国已经形成了清晰的“世界观”,坚定了“扩大开放”、“参与国际分工”的决心,中国领导人站稳脚根,冷静观察,沉着应对,一一化解各类复杂困局。因此,中国与世界的关系并没有倒退。从1992年开始,中国经过漫长而艰难的谈判,最终成功加入WTO,为新世纪的经济更上一层楼迈出了关键的一步。在中国眼中,先前相对离散的世界,不断演变成了相互关联的世界。
·党史党建小知识·
《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是在党的哪次会议上通过的?
A、党的十二届二中全会
B、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
C、党的十二届四中全会
D、党的十二届五中全会
上期答案: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