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巴县三举措狠抓“放管服”改革取得成效
发布日期:2018/10/26   来源:张奎锋   点击次数:

“放管服”改革转变政府职能,是落实好国务院“五个为”“六个一”要求和省市改革部署的重大举措。镇巴县人民政府结合本县实际,进一步分析研判形势,查找问题,研究对策,持续提高政府服务效能,不断优化营商环境,最大程度激发市场活力、增强内生动力、释放内需潜力,采取三举措狠抓“放管服”改革,推进全县“放管服”改革工作纵深发展,助推“五个镇巴”建设。

一、在“放”上下功夫,强化承接

一是要在“放”字上下更大地功夫,继续在“放”上做好减法,“放”出活力和动力按照中省市下放、取消事项及最新法律法规变化,持续做好“五张清单”动态调整工作,聚焦就业、创业、创新和社保、教育、医疗等社会民生领域做好行政审批事项的下放、取消、衔接工作,提高承接能力,确保权力放得下、用得好,让权力清单瘦身、让责任清单强身,持续推进行政许可标准化,促进行政审批规范运行,2018年承接省市取消权力事项6项。二是要继续推进投资项目审批改革。简化审批流程,以推动各类清单标准化为突破口,进一步精简和规范行政审批事项的设定依据、申请条件、申请材料、办理时限、办理流程和收费标准等,公布办事指南,制作示范文本,让服务对象看得明白、办得顺畅,彻底清理在审批服务中的“黄牛”。加快把国务院要求的“工程建设项目全流程审批时间再压减一半”“企业开办时间减少一半、明年上半年压缩到8.5个工作日、五年内压缩到5个工作日内”“实行全国统一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等部署落实到位。自201861日起,为进一步推进投资项目并联审批,提升审批效率,项目立项文件将不做报建审批事项申报材料。31日启用2.0新在线审批平台,新在线审批平台进一步简化了企业备案项目所需资料,仅上传陕西省企业投资项目备案表和社会统一代码证两种必须材料,实行网上审核受理,网上打印备案确认书等简化程序,真正实现企业不跑路或少跑路。目前,通过2.0新在线审批平台共申报项目207个,受理项目177个,办结项目177个。三是要深化商事制度改革。全面启用网上办事大厅,实行网上申报和网上审核工作常态化,积极推进企业登记全程电子化和电子营业执照,镇巴县共办理新登记企业181户。全面推行简易注销登记改革,全面实施对未开办或无债权债务市场主体的企业适用简易注销程序,推进市场主体退出便利化,全县35户企业进行了简易注销。四是要严格落实已出台的各项收费清理政策。进一步清理规范政府性基金和行政事业性收费,清理整顿经营服务性收费和行业协会商会等各类中介机构收费,完善行政事业性收费目录清单,坚决整治各种涉企乱收费,通过优化营商环境带动有效投资增加。

二、在“管”上下功夫,强化事中事后监管

继续在“管”上做好加法,“管”出公平和秩序。在“放”的同时,要做好“管”的工作,不能一放了之,事中事后监管手段必须硬起来。一是全面推行市场监管清单制度。按照“凡进必受监管”的原则和事前、事中、事后全链条监管要求,编制并公布县级市场监管清单,明确监管事项、监管依据、监管对象,历清监管职责,落实监管责任,加快形成权责明确、公平公正,透明高效、法治保障的市场监管格局。二是深入推进随机抽查监管。完善“一单两库一细则”,加快推进“双随机、一公开”全覆盖,积极探索跨部门“双随机”联合抽查,提高抽查检查的规范化、专业化水平,做好抽查检查结果的归集、公示、共享工作,建立健全失信联合惩戒机制,实现“事前管标准、事中管检查、事后管处罚、信用管终身”。2018年随机抽查企业主体58户,目前正在进行抽查中。三是加快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依托“信用汉中”网站和省公共信用信息平台,推进部门间信用信息实时传递与对接。政府各职能部门及时通过“信用汉中”网站将严重失信“黑名单”和行政处罚信息及时向社会公示,为社会各界广泛参与信用监督和失信联合惩戒提供服务支撑。

三、在“优”上下功夫,强化政务服务便利化

优化营商环境、提升地区发展的竞争力,不仅体现在硬件条件、优惠政策方面,产业的配套、物流聚集、人才环境、政务环境、法治环境、人文环境等也变得更为重要,镇巴以“最多跑一次”改革为突破口,下大力气解决企业群众办事堵点问题,让群众少走路、数据多跑路,让企业和群众更有获得感。一是要加快实现“互联网+政务服务”一张网建设,打破信息孤岛,实现部门信息共享。加快县级互联网政务服务平台建设,推进政务服务标准化,全面推进行政许可事项网上审批,除法律规定或涉密事项外,政务服务均已纳入平台办理。按照省市县“三级四同”目录要求,梳理通用目录609项(行政许可事项240项,审核转报事项71项,备案类139项,其他服务类159项),实施目录清单851条,并按照“四办”清单梳理,分类实施,现已全部纳入镇巴县互联网+政务服务平台管理,目前进驻部门达35个,网办率达100%,实现信息共享,一次性办结。二是持续开展“减证便民”行动。各部门要对照国务院要求,按照“谁设定、谁清理”的原则,彻底清理各类“奇葩”证明。对保留的证明事项实行标准化管理,编制办事指南和业务手册,明确办事流程和时限,制定“证明样式”,最大限度方便群众。三是全力推进“最多跑一次”改革,进一步简化优化办事流程。结合中省市“互联网+政务服务”文件要求,按照“一号、一窗、一网”建设目标,升级服务大厅功能,解决群众“办事难办证难”问题,拓宽政务服务渠道,推动实体办事大厅与网上办事大厅融合发展,提高政务服务事项全流程网上办事率,切实解决企业和群众办事多处跑、等待时间长、材料重复交等突出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