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度目标责任考核任务完成情况的自查报告
发布日期:2021/12/27   来源:考核办   点击次数:

2021年度目标责任考核任务完成情况的

自查报告

2021年,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县上下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七一”讲话和来陕考察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全面落实中央和省委、市委决策部署,以高质量发展目标任务为引领,以“三项机制”为保障,统筹推进巩固拓展脱贫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疫情防控、防汛救灾和经济社会发展,奋力谱写新时代追赶超越新篇章。现将全年目标任务完成情况报告如下:

一、 不断巩固拓展脱贫成效,乡村振兴实现良好开局

坚持“四个不摘”要求,建立健全工作机制,被确定为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胡春华到我县督导调研,给予充分肯定。

(一)压紧压实工作责任。制定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实施方案,成立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帮扶工作专班,始终坚持重点监测、日常监测、预警监测三位一体,今年新纳入三类人群8892933人,其中因自然灾害纳入三类人群5761976,每户均制定落实了针对性帮扶措施,切实做到应纳尽纳。县委书记带头遍访脱贫村,镇(街道)党委书记遍访三类人群和脱贫户,村支部书记遍访所有农户,驻村工作队每季遍访一次脱贫户,每月遍访一次三类人群,及时有效解决群众存在的具体困难。

(二)强化驻村帮扶力量。对定点帮扶结对关系进行调整优化,38名县级领导包联全县20个镇(街道)、帮扶33个村(社区),其中26名县级领导包抓26个市级重点帮扶村;整合全县帮扶力量204支,定点帮扶132个村(社区);安排县级联镇(街道)包村单位,叠加包联46个一般村。全县共选派驻村工作队132支、第一书记132名、驻村队员294名,对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规模在800-1500人之间的村(社区)增派驻村工作队人员力量,选派人数均达到4人。对1500人以上的2个移民安置社区分别选派了第一书记和工作队。

()全面巩固脱贫成果。创新建立“12345” 防返贫致贫监测预警和帮扶机制,全面消除边缘易致贫人口致贫风险,确保不出现一例返贫致贫。全面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到村“八查”入户“十二问”集中排查,覆盖全县178个行政村,排查农户66725户,共发现各类问题253个,其中到村“八查”排查问题97个、入户“十二问”排查问题156个,均全面整改到位。深入开展“进万家门、知万家情、解万家难”活动,走访群众家庭达50%,走访企业达100%,准确掌握存在困难和问题,及时帮助解决,不断提升满意度。

(四)加快巩固衔接重点任务。大力发展“4+X”产业,累计成立农民专业合作社902个、家庭农场149个、集体经济组织178个,带动1.6万户、4.6万脱贫人口增收。持续推进稳岗就业,500余人脱贫劳动力在社区工厂、就业帮扶基地就近就业,脱贫劳动力转移就业30319人,较2020年增长6.4%。全力提升人居环境,投入涉农整合资金3.4亿元,实施产业发展、人居环境和道路桥涵等巩固提升项目662个。稳步推进易地搬迁后续扶持“138”行动,狠抓“四园两业”建设,念好“搬、稳、富、融、兴”五字诀,让9302户搬迁群众住上好房子,过上好日子。

二、攻坚克难砥砺实干,经济发展行稳致远

2021年,我县经济实现高开稳走。列入平时考核的20项主要经济指标,各季度保持全市第一方阵,多项指标排名前列,考核靠前。预计全年实现生产总值92.45亿元,同比增长10.5%,人均达到43629。预计一产增加值增长6%,二产增加值增长22%,三产增加值增长9%。预计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95亿元,增长7.8%,民间投资增长52.4%,民间投资占固定资产投资比重79.7%。预计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46亿元,增加值增长26%成地方财政收入0.92亿元,财政支出28.6亿元,化解政府隐性债务1.1580亿元,占年任务的106%,被国务院办公厅表彰为“财政管理工作完成情况好的地方”

(一)大干快上抓项目。坚持“一个项目一套专班一名包抓领导”,全县74个重点项目年度计划投65.25亿元,占年任务的100%。新开工市级重点项目7个,11个市级重点建设项目完成投资22.15亿元,占年任务的121.8%谋划项目786个,占年任务的123.8%;其中完成审核备案501个,占年任务的189.1%加快前期项目推进,全力协调解决市级新开工重点项目交办问题,举办市级重点建设项目集中开工活动,荣获二季度“四个一批”暨重点项目观摩活动发展提升区测评组第一名的好成绩。

(二)创新方式扩招商。完成招商项目60个(续建项目30个,新签项目30个),累计到位资金75.7亿元,占年任务的150%,其中省际到位资金53.8亿元,占年任务的131%。去房地产项目57个(续建项目28个,新签项目29个),到位资金69.1亿元,占年任务的141%,其中省际到位资金48.96亿元,占年任务的126%。实际利用外资100万美元,占年度任务100%坚持走出去”“请进来,参加省市组织的各类大型招商节会活动7次、各类自主招商推介活动25次、赴省内外开展招商引资对接活动12次、对接洽谈来镇客商48批次。组织120余名领导干部赴浙江大学开展招商引资实操培训,搭建项目擂台,113个部门(单位)开展比武打擂。

(三)农业发展态势良好。粮食播种59.5万亩,粮食总产量9.65万吨,产值4.54亿元。油菜种植7.6万亩,产量1.13万吨,产值0.77亿元。推进稻渔综合种养示范基地创建,发展稻渔综合种养2010亩,其中稻鱼1850亩、稻虾等品种160亩,共计产鱼、虾、泥鳅等60吨。深入开展“非粮化”排查工作,全县521.18亩撂荒耕地安全利用并销号。严格落实长江流域十年禁捕政策,全县重点水域禁捕、市场检查、河道巡查等工作进入常态化。

(四)二产潜力充分发挥。完成国家循环经济示范城市创建任务,“陕镇页1井”垂直井及水平井已完钻,在抽采过程中,上返页岩气点火成功,目前正在进行排采试气作业和产能评估工作。深入实施“工业倍增计划”“商贸服务业倍增计划”和“数字经济三年行动”,加大中药材、石材、锰矿等重点企业“支帮促”力度,谋划数字经济重点项目34个,计划投资7.6亿元。净增“五上”企业11户,新增国家高新技术企业4家。全县51家规上工业企业中有7家开展研发活动,占企业总数的13.7%。预计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总产值占比10.5%以上,全年制造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15%以上,制造业投资增长35%以上,完成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固定资产投资200万元。

(五)旅游三产繁荣活跃。3个市级重点示范镇和文化旅游名镇共计实施项目15个,完成投资2.5亿元。扎实推进全域旅游工程和景区提档升级,完善旅游基础设施,重点打造兴隆、黎坝、青水、小洋等乡村旅游景点,申报创建3星级酒店1家、特色汉家乐2家,打造红色文化体验基地1;精心策划红色文化、苗乡文化、茶文化主题精品旅游线路,持续开展“月月喜相逢”大型群众文化活动和民歌非遗进景区演出活动,创新推出“游镇巴、听民歌、品腊肉、购山珍”等沉寝式、体验式、参与式旅游项目和特色文化旅游活动,不断增强“世界天坑、民歌镇巴”旅游吸引力,全年实现旅游收入5.04亿元,同比增长69.47%。成功打造“源味镇巴”农产品品牌和“镇巴土菜”品牌,抢抓重要节庆消费旺季机遇,通过线上线下、政企联手,加大宣传促销,充分调动消费积极性,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3.7亿元,同比增长16.8%。实施集中居住30户以上自然村通组路157.6 公里,创建市级“四好农村路”示范镇1个,示范路2条,农村公路优、良、中等路比例达到75%

(六)营商环境不断改善。强化“数字政府”建设,打造智慧政务及公共服务数字化类重点项目8个,得到中央网信办、农业农村部、发改委等国家六部委和陕西省委网信办的好评。不断提升优化电子政务系统,公文传输系统收发文占全年收发文总数50%以上。按时办结市长信箱转办群众来信78;收办“12345”政府服务热线群众来电1286件,按时办结率100%,群众满意率99%强化政务诚信建设,不断提升政府公信力,全年无政府机构失信事项发生,无被人民法院列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的政府机构。积极践行“一线工作法”,持续推进“放管服”改革,办理普惠小微延期还本付息业务1116128万元,实现减免税收6811万元,全县新增市场主体1438个。制定亲商助企、助商稳企工作方案,实施负增长企业包抓责任制,完成储备土地供应37.42亩,建立企业问题台账并进行集中会诊,助力企业达产达效。全力推进银企合作,贷款余额46.21亿元,存贷比0.65,预计实现金融业增加值5.43亿元,同比增长32.7%努力营造和谐纯洁金融商业环境,加大不良贷款清收处置力度,强化赖债户依法起诉,各家银行不良率严格控制在2%以内,无重大产权和企业合法权益侵害事件发生。积极搭建档案利用服务平台,开通电话预约查档服务热线,共计接待社会各界查档利用3100人次,调阅档案1.2万卷,复印有效证明5700份。

(七)稳就业促进收入持续增长。大力支持返乡创业,兑现个体工商户、小微企业一次性创业补贴212万元。累计发放创业担保贷款3623万元,培训就业人员4872。全年城镇新增就业人员2347人,完成年任务的102%,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54%以内。全面启动“无欠薪”县创建工作,建立健全快速受理、反应、处置工作机制,确定“无欠薪项目”和“无欠薪企业”各4个。预计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增长9%,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增长11%

(八)特色指标壮大县域经济实力。探索生态经济化、经济生态化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径,印发镇巴县建设生态经济示范县实施方案和2021年任务清单,落实5个方面24大类68项具体工作任务,三年行动计划有序推进。加快创建省级生态文明示范县,37项指标均达到要求,已申请省级技术评估。加快构建高质量现代产业体系,推动茶产业向标准化、品质化、品牌化迈进,新建标准化茶园5000改造低效茶园1万亩,培育绿色高质高效茶园1万亩,全县茶园面积累计达到15万亩,生产茶叶5508吨,实现产值7.8亿元。积极推进畜牧产业发展,开工建设规范化肉牛养殖场3个,年饲养500头以上的生猪养殖场5个,年饲养1万羽林下土鸡养殖场1个,全县生猪、牛、羊、家禽养殖量分别为45.4万头、8.2万头、38.7万头、121万羽,实现产值15.63亿元。启动实施中药材5G+物联网项目,建成智能温室1000平米,年产中药材种苗200万株,产值预计可达6.05亿元。创建魔芋规范化建设示范村13个,规范化种植面积1.43万亩,开挖总面积6万亩,总产达到6.04万吨。

三、大力保障和改善民生,人民至上得到彰显

(一)生态环境显著提升。全面落实“河长制”“5+1”治水三年行动和“四清”行动,辖区内所有河流断面水质均稳定达到地表水Ⅱ类标准,县城两处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监测合格率达100%开展“铁腕治霾”专项行动,全面落实节能降耗措施,完成削减10吨挥发性有机物减排目标任务。全县单位生产总值用水量控制在110 m3以内,单位生产总值能耗下降3%制定镇巴县城镇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实施方案和三年行动计划,确定县政府机关、城关小学、住建局小区、九阵坝社区4个示范点先行开展垃圾分类工作。共淘汰关闭砖瓦厂轮窑6处,县域空气质量优良天数预计可达359PM2.5年均值浓度为19微克/立方米无环境污染及生态破坏事件发生。建立“林(山)长+检察长”工作机制,夯实主体责任,健全巴山生态保护信息化、网格化监管体系,落实“三色督办单”制度,全年完成营造林面积8万亩。及时开展巴山生态保护“五乱”问题排查整治和“回头看”,中央和省市环保督查交办问题全部整改销号。

(二)科教文化蓬勃发展。新(扩)建学校22所,其中幼儿园5所、小学10所、初中5所、高中2所,开工率达100%,竣工率达86.4%全年招聘教师85名中,共82名分配至农村学校,鼓励支持农村教师参加学历提升教育,城乡义务教育学校专任教师本科以上学历比例达1.0441所中小学校达到国家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创建标准,占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总数的48%推出“镇巴民歌广场舞培训辅导”“读者阅读积分兑换奖品”2个免费开放创新项目,“两馆一站”免费开放资金全部足额到位。制定出台汉文化传承发展工作措施,配合做好全市汉文化传承发展专项规划编制工作,加大文化资源普查和文物遗迹保护力度,完成“两山银行”第一批资源资产(文物类)摸底和文物类27个行政审批项目,全年无盗窃盗掘火灾破坏等造成文物损失的情况发生。新增规上文化企业3户,全年营业收入增速达7.5%以上。

(三)民生事业长足进步。巩固提升医疗卫生体制改革成果,加强医疗人才培养,每万常住人口全科医生达到3.8人。坚持新冠疫情防控常态化、精准化、科学化,全力推进疫苗接种,严防死守,毫不松懈,着力化解输入风险。强力推进美丽县城提升三年行动和“四改一拆一通一落地”工作,改造棚户区5个、老旧小区6个、人行道12条、背街小巷5个,打通断头路1条,完成13个线缆落地项目。改造农村危房683户、加强保障性住房管理,被省政府表彰为“棚户区改造、农村危房改造工作积极主动、成效明显的地方”、省政府办公厅表彰为“保障性安居工程先进县”。新增400个停车位主体结构已竣工,施划非机动车辆停车标识线60余处,建设新能源汽车公共充电桩10个。

(四)社会大局和谐稳定。不断深化更高水平平安镇巴建设,巩固提升人民群众平安建设满意度。全面完成4个市考县、2个省考市重点项目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刑事案件破案率同比上升39.51%,移送起诉同比上升36.36%;全县703名精神障碍患者、222名吸毒人员全部纳入信息平台规范化管理;完成五年届期内17个市级平安单位和70个县级平安单位复查;统一制作发放平安建设水杯6万个、纸杯30万个,发送平安建设公益短信40余万条,加大平安建设宣传力度;优化提升“1+4”基层社会治理,建立便民服务中心、综治中心41个,确定网格员199个,组建镇(街道)综合执法队伍20支,村(社区)服务队伍181个,下放镇(街道)审批服务事项150项。提高应急处置能力,修订完善各类应急预案,并开展实战演练,有效应对“9.9”大河口滑坡突发事件,同步开展灾民安置和房屋重建工作,抢险救灾和恢复重建工作得到国家部委和省市领导充分肯定。聚焦食药领域,开展专项督导检查316次,排查整治违法违规行为179起,暂扣吊销证照6家。加强隐患排查,铁腕治理各类隐患894项,落实市级挂牌督办5批,全年发生生产经营性事故起数与死亡人数较去年同期实现“双下降”,无较大生产安全责任事故发生道路交通事故较去年减少1起,死亡人数减少1人。纵深推进全民反诈斗争,深化“断卡”“断流”专项行动,累计抓获涉诈嫌疑人200人,返还群众被骗资金110.8万余元。畅通信访渠道,提升办信效率和质量,及时受理率和按期办结率均达到100%,重复信访化解率达100%落实退役军人优抚安置政策,及时整改中央和省市督导检查反馈问题,无一例退役军人到市赴省进京信访事件发生。

四、党的建设全面加强,基层治理创新开展

(一)干部队伍建设坚强有力。一是扎实开展培训教育。组织举办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暨党史学习教育专题研讨班等主题班次7期,党史教育宣讲17期。建立新时期基层干部培训师资库,对标评估党校办学质量,切实加强干部队伍党性修养,提升干部队伍综合素质。二是高质量完成县镇村领导班子换届工作。优先使用在三大攻坚战、疫情防控等急难险重任务中表现优秀的干部,优先使用在推动项目建设、招商引资等高质量发展实践中成绩突出的干部,优先使用长期在吃苦吃劲岗位上扛硬活、打硬仗、敢担当的干部,优先使用受到表彰奖励和组织认可的先进典型,选拔67名干部配备为各镇(街道)内设机构负责人,提拔61名干部进镇领导班子,6名科级领导干部被市委考察使用,圆满完成181个村(社区)“两委”班子、19个镇党委、新一届县委及县纪委领导班子换届工作。384名公务员晋升职级,356人年度考核结果为优秀。三是严格落实干部保障。加强干部人事档案规范化管理,完成1500余卷干部人事档案专审及数字化工作,提高乡镇公务员补贴标准,增发离退休干部生活补贴。四是做好人才引进培育。定向申报招录公务员49人,推荐并选派1名科级领导干部、12名专业技术人员赴通州区学习锻炼。引进33名优秀硕博研究生来县挂职,签订100余名高校副高以上职称专家教授对口支持镇巴主导产业发展,为我县实施乡村振兴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持和人才支撑。五是发挥统一战线力量。强化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加强非公经济领域统战工作。重视对台及侨务工作、民族宗教工作,宗教领域和谐稳定。六是扎实做好党管武装工作。全年完成兵员征集85人,其中大学生占比98%,大学毕业生占比44%。由部党委书记带头学习贯彻强军思想和全军党建会精神,抓实业务培训,严格纪律警示,定期召开党管武装工作会议和党委议军会。

(二)基层组织建设更加坚实。一是选优配强基层领导班子。全县181个村(社区)书记主任“一肩挑”比例为100%,产生新一届村(社区)“两委”成员1059人,平均年龄40.88岁,较上届下降2.62岁;大专及以上学历252人,同比上升9.3%;女性成员385人,同比上升9.18%;“四类人员”占比 52.3%,整体实现“学历升、年龄降、结构优”目标。精心组织镇村党组织书记工作交流会22场次,引导形成比学赶超浓厚氛围二是提升示范创建水平。持续推进村级党组织标准化建设,创建第三批省级标准化示范村3个,市级示范村8个,以“五类村”为重点,整顿软弱涣散村级党组织3个,不断提升全县村级党组织整体服务水平。三是精准实施基层党建“书记项目”。梳理制定县委书记项目清单6大项15小项,镇(街道)党(工)委书记项目169项,县直各党(工)委书记项目42项,持续强化各级党组织书记责任意识与作为意识。四是统筹推进各领域党建工作。建成小区党支部13个,建立安置点党小组33个,选派党建指导员60名。规范机关党建,建立国企党建问题台账和整改长效机制,学校、公立医院党建工作水平不断提升,促进管理更加科学规范化。指导新成立非公和社会组织党支部2个,新发展非公经济组织党员7名,全县新发展党员207名。3100余名党员干部冲锋在疫情防控、抗灾救灾第一线,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

(三)党风廉政建设深入推进。一是清单制细化各级主体责任。制定县委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清单,县委主要负责人严格落实“四个亲自”,以上率下扛牢第一责任人职责,20个镇(街道)、68个部门签订了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清单,坚持“两个纪实”制度全覆盖,层层传导压力加强领导干部作风建设。二是聚焦重点强化政治监督。将习近平总书记来陕考察重要讲话精神纳入整体工作布局,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市委重大决策部署,聚焦县委统筹推进“十四五”规划实施和招商引资、项目建设、灾后重建等重点工作开展监督检查。查处违反政治纪律4人、组织纪律2人,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3587人,享乐主义、奢靡之风910人。党纪政务处分96人,第一种形态处置49人。严明换届风气监督,审核镇村提名候选人2530名,审核拟提名县党代表初步候选人141三是组织重点领域专项整治。围绕项目建设、招商引资、民生等18项重点工作,开展监督整治通报整改问题103,查处扶贫、生态环境保护、安全生产、营商环境等领域的群众身边腐败和作风问题102203人。四是抓实巡察整改。开展新一轮常规巡察,共发现问题113个,移交问题线索15件,高质量完成巡察全覆盖。围绕经济发展领域作风建设和粮食购销领域开展专项巡察,助推我县涉粮领域治理能力和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迈上新台阶。先后成立8个检查评估组、3个巡视整改督查组,对县委第九轮和第十轮常规巡察、县区交叉联动巡察以及中省市三次巡视反馈意见的整改情况进行督导检查。

(四)意识形态工作成效明显。全面推行意识形态“六纳入”工作机制,县委书记与各党(工)委书记签订《意识形态工作目标责任书》,县委常委会研究意识形态领域工作5次。县委理论学习中心组集中学习11次,开展各类宣讲256余场次。中央、省委巡视专项检查反馈整改任务均按目标进度统筹推进。围绕重大工作持续做好“镇巴发布”推广使用,在中省市县各级媒体累计上稿1600条,播出新闻2900余条,网络阅读量累计达1.4亿,屡获省市新闻奖项。召开“3+N”舆情处置会议5次,监测舆情信息3100条次,参与引导1580余次。建成文明实践所20个,实践站102个,成功举办道德讲堂、道德评议等文明实践活动500余场次,“红黑榜”张榜公布100余次,入选“中国好人”1人、“最美系列人物”5人。深化“扫黄打非”进基层工作和宗教“四进”活动,持续做好“天汉讲堂”网络安全培训和网评队伍建设。党史学习教育高效推进。

(五)深化改革激发社会活力。始终坚持一把手抓改革,县级领导领衔推进具体改革事项。全年召开深改委会议4次,部署改革事项9方面120,全面完成119项,正在推进1项。积极承接落实中央和省、市改革部署,稳步推进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因地制宜探索自主创新改革,深入推进“放管服”、科技创新体制机制、区域协调发展、社会民生等领域改革事项系统集成,推动镇办微改革试点工作,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

(六)依法行政推进法治政府建设。推行“第一责任人”履职尽责,巩固省级法治政府示范县成果,积极参与和完成汉中市创建省级和国家级法治政府示范市工作各项指标。健全行政机关负责人依法出庭应诉制度,发挥政府法律顾问作用,依法受理办结复议案件7件,参与审理行政应诉案件2件。强化规范性文件审核管理和清理,制定规范性文件4件。加强政法队伍及全民法治宣传教育,全面推进政务公开,全年公开政府信息2964条,完善突发事件应当机制,优化法治营商环境和公共法律服务,强化行政执法监督,努力提升“五公开”质量及政务新媒体建设监管水平。

2021年,全县上下团结一致,激情实干,奋发图强,各项工作目标顺利实现,但仍存在一些困难和不足。一是县域经济实力不强,财政收支矛盾突出;二是高速公路入川通道尚未实施,交通瓶颈依然存在;三是多轮暴雨造成全县普遍地质灾害,灾后重建任务艰巨。面对困难和问题,我们将坚持系统思维、统筹发展,理清思路、补短强弱,全面加快追赶超越步伐,推动县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