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准扶贫工作是一场攻坚战和持久战
发布日期:2016/06/23   来源:喻 强(住建局)   点击次数:

精准扶贫工作是一场攻坚战和持久战

——盐场镇源滩村精准扶贫调查与思考

  

精准扶贫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进程中最为艰巨的任务。为切实做好包村扶贫工作,确保源滩村如期脱贫,住建局自2015年开展包村扶贫工作以来,党员干部多次深入到村开展工作。通过实地走访、座谈交流、入户调查、村组干部会议等形式,全面了解全村的基本情况,深入分析贫困的原因,查找问题,寻求对策。

一、村情。源滩村位于县内东南部,盐城镇的东北方向,距县城50公里,距镇政府25公里,距离210国道10公里。耕地面积1700亩,林地面积13620亩。自然条件恶劣,境内山大沟深,地无3分平,居住十分分散,80%的农户居住在高山上,出门就爬坡,交通极为不便,居住环境差。辖4个村民小组、365户、996人。村民人均收入7626元,村党支部共有正式党员26名,入党积极分子3名,支部委员3人。

二、经济发展现状

1、主要农业产业:全村经济发展严重滞后,由于自然条件等因素制约,农业产业还处在起步阶段,大部分农民还是靠传统的务农维持生计,主要农产品为玉米、洋芋。大庄坪等小组部分农户种植猪苓等中药材,桃园小组有2户养羊户,规模在60头左右。源滩小组的杜啼沟有一户养牛大户,正在投入建设。全村收入主要还是靠外出务工。

2、农村饮水:全村还没有完全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有3个村民小组60240人未解决饮水安全问题。大庄坪、陈家湾小组由于巴山高速公路及铁路隧道建设导致原有水源枯竭,面临吃水困难。源滩小组原有饮水工程年久失修,管线损坏严重,处于报废状态。桃园小组由于居住在半坡上,十分分散,水源比较远。杜啼沟水资源丰富,拥有天然的山泉水,四季不干,水量充足。农户都散居住在小河两边,但也没有吃上自来水。

3、道路建设:源滩村是两山夹一河,典型的大巴山地貌。自然条件决定了基础设施建设的难度。全村有4.5米宽水泥路3公里,从邻村龙溪村毛坝延伸硬化至村委驻地。全村大部分地方都不通水泥路。村委驻地至大庄坪小组、陈家湾小组目前是等级极差的、坑坑洼洼的4公里土路,坡陡路窄。从村委至桃园小组2公里路是坡陡湾急的土路,一遇天雨,就无法通行。源滩小组的杜啼沟是一条顺河而上700米抗洪能力极差的毛坯路。

4、农村住房条件:全村60%的住房为土木结构,有危房19户。

5、农田水利设施:源滩小组有一处小型灌溉水渠,农作主要还是靠传统的牛耕人挖,现代农具欠缺,生产效率低下。

6、通讯:村内有移动基站一座,未通光纤通信,电视信号主要靠卫星接收机接收。

7、教育:没有村级小学,没有幼儿园,学生上学远在20公里的渔渡镇上,家长租房陪读。

8、医疗卫生:有简陋的村卫生室。

三、精准扶贫工作开展情况

()全程参与精准识别工作,夯实扶贫基础工作。扶贫对象的认定是精准扶贫的关键和基础。为此,第一书记从一开始就全程参与对象识别工作,严把标准严格程序,夯实每一个环节,坚持“六看”,严把“十条”标准,反复甄别,挤出水分,确保了源滩村扶贫对象识别工作精准到位。目前全村精准扶贫建档立卡贫困户111365人,其中兜底户1828人、重点扶持户1447人、自身发展类79290人。

(二)党员干部齐上阵,结对帮扶全覆盖。认真落实县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关于对建档立卡重点扶持类贫困户结对帮扶全覆盖的通知。住建局领导班子及机关干部每人都确定了13户帮扶对象。12名领导及干部一共包扶了24户贫困户。去年底,全体干部到村对结对帮扶的对象进行了春季慰问。今年,住建局王涛局长带队先后两次到村到户对结对帮扶对象进行了家访。每名干部结合帮扶对象家庭实际情况,因户而异、因人施策,落实精准扶贫措施,帮助选定脱贫项目。其他贫困户都确定了镇、村干部结对帮扶,实现了结对帮扶全覆盖

(三)修路、引水,惠民生。去年包扶源滩村伊始,第一书记就跑遍全村,全面调查了解村情民意。最为迫切的就是公路和吃水的问题。为此。去年住建局挤出资金10万元改造了由于水毁严重的“渔源”2.7公里公路,以前通而不畅的公里变成了一条源滩百姓出行的快捷通道,村民出行不用再翻山越岭,绕行龙溪村。今年重点解决群众吃水难的问题。住建局出资13万元,在龙门寺、源滩小组、桃园、杜啼沟实施四处饮水工程,全面解决全村吃水难的问题,让群众吃水干净方便的自来水。工程采取包扶部门出资、群众投工投劳的方式,达到少花钱,多办事。目前,几处工程正在抓紧施工,预计8月底即可全面完工。

(四)选拔干部调结构。源滩村的班子可以说是全县屈指可数的高龄班子。支部书记68岁,村委会主任70岁,监委会主任67岁。基层组织的“火车头”马力严重不足。第一书记是看在眼里,急在心里。驻村工作队把班子建设作为当前的主要工作之一来抓,多次会同镇上商讨对策。先期计划选聘一名村文书,充实班子,改善结构。目前,村上已经公布了招聘村文书的公告,截止68日,已经有9名年轻村民积极报名。我们计划,公开、透明、民主筛选推荐3名获选人到镇党委,最后由镇党委组织笔试、面试决定。村上将创新村干部初选选聘方式方法,把真正年轻有为,文化水平高,办事公平,具有公心,愿意为群众办事的好干部推举出来。具体采取竞选演说、无记名投票的方式进行遴选推荐。

四、致贫原因

多年来,源滩村人均年纯收入一直增长缓慢,2015年全村人均纯收入仅有7626元。

贫困原因:一是地处边远山区,基础设施滞后,交通瓶颈严重影响群众生产生活,少数群众还是背水吃。

二是产业发展严重滞后。全村人多地少,地无三分平,土地贫瘠,质量差。农业产业受交通条件、生产技术、信息滞后、传统观念等多方面因素制约,收入低。

三是农民基本文化素质偏低,劳动技能普遍不足,农业管理粗放,农民增收缺乏技术支撑。

四是没有发挥自身山地资源优势,挖掘发展潜力,发展种植、养殖业,导致群众致富道路狭窄。

五是因病致贫也是部分贫困户贫穷落后的主要原因。一病全家穷。往往有病的是家庭主要劳力,也是主要的收入靠山。

六是缺乏勤劳致富的观念,这也是致贫的重要原因。部分贫困户等、靠、要的思想严重。部分贫困户安于现状,不思进取,过一天算一天。只希望国家每年直接给多少钱,根本不思考致富门道。有的贫困户张口就让帮扶干部给买几头牛,依赖思想太严重。

五、扶贫思路及措施

(一)吃透政策,心中有数。正确理解中央扶贫方针政策,克服急躁心里。扶贫既是一场攻坚战,也是一场持久战。源滩村有贫困户111365人,全县有5.57万贫困人口。这实际是长期以来“三农”问题的集中表现。到2020年,全县所有贫困人口的人均收入肯定会有一定程度的提高,生活水平肯定会有所改善。但是,我们还要清醒认识到,在四年时间里,所取得的成绩还可能只是硬件方面的成绩,是阶段性的成果。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改善贫困人群状况,特别是防止脱贫之后的返贫,将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工作。我们在采取攻坚措施的同时,必须做好打持久战的思想准备和战略规划。决不能不切实际的希望两三年就能完成脱贫攻坚任务。

二)宣传到位,解除疑惑。全方位,多措施,加大对国家扶贫政策的宣传,让贫困户主动找出路,发展经济,增加造血功能。从进村入户调查发现,部分农户对国家的扶贫政策一知半解,甚至片面的认为扶贫就是国家每年给多少钱,存在等靠要的思想,对如期实现脱贫任务极为不利。为此,我们要采取宣传标语、召开群众会、入户一对一及发放宣传资料等形式加大扶贫政策宣传力度,对群众咨询的问题要进行详细耐心的讲解,切实做到群众有问必答、有惑必解,确保精准扶贫政策“进村、进户、入心、入脑”。让广大群众深入理解扶贫惠民政策,自愿参与到扶贫攻坚中来,让他们明白脱贫关键靠自己主动勤劳致富,打赢脱贫攻坚这场硬仗。

(三)实施安居工程挪穷窝。结合实际,移民搬迁与就地新建改建相结合。异地移民搬迁,推进城镇化是当前的趋势。但客观的说,不可能让所有的农民都迁入集镇和集中安置点。我们执行政策不能“一刀切”,也不能“只为上”,必须因地制宜,否则就是脱离实际,煮的是夹生饭。镇巴的农村,通过多年的移民搬迁,能搬的基本都搬走了。没有搬走的都是无力搬迁、不愿意搬迁也不适合异地搬迁的了。群众对不愿意搬迁的答复是:“我们搬走了没有土地,吃啥、喝啥,有啥收入来源呢?”对群众的几问我们要深入思考,调整一下我们的移民政策。但我们的移民政策依然是严控就地安置指标,显然不符合农村实际,农民意见很大。县上在制定搬迁政策时候可否考虑镇巴的实际情况,从解决贫困户住房条件入手,加大对就地安置的补助力度。对现实没有能力就地修新房的可以给予危房补助,对现有房屋进行适当翻新改造,改变他们的居住条件,真正让贫困户享受到国家的惠民政策。一句话,移民政策必须长远规划与短期计划相结合,让现阶段群众尽快住上安全舒服的房屋才是硬道理。

(四)加快基础建设治穷貌。基础设施落后是贫困村的共性问题。我们在实施个户精准扶贫的同时,必须大力度的推进基础设施建设。要“两手抓”,一手抓精准扶贫,一手抓基础设施建设,同时推进。一个基础设施落后,吃水难、行路难的村不可能脱贫致富奔小康。一是结合源滩村实际,全面解决吃水难的问题。让群众用上卫生、方便的自来水。二是加快公路建设,提升公路等级,实现到组公路全部硬化。由镇政府牵头,积极向县交通局、发改局、财政等部门汇报,争取项目支持,及早实施村内6.7公里水泥路建设,彻底改变村内交通条件。三是推进美丽村庄建设。积极争取将源滩村纳入美丽村庄建设规划,实现垃圾集中收集处理,相对集中居住地路灯亮化。四是建立村级电子商务平台,畅通信息,为群众销售农副产品搭建桥梁。五是加快光纤入户步伐,让大部分家庭都能用上电脑,学习新知识,掌握市场信息。

(五)发展农业产业摘穷帽。精准扶贫贵在精准,不要刻意追求统一种啥,集中养啥。根据每个家庭的实际情况,宜养则养,宜种则种,宜工则工。    

一是发展养殖户。结合源滩村的地形地貌,可在桃源小组、源滩小组发展10户左右养羊在100头以上规模养殖户,聘请畜牧技术人员技术指导培训,科学养羊,精细管理。同时对养羊大户进行资金支持,增强养殖户积极性。

二是发展种植户。大庄坪小组有种植中药材的自然条件和氛围,群众的观念相对比较先进,易于接受非传统农业技术。在种植大户的带动下,在大庄坪、陈家湾小组重点发展中药材,积极推广种植猪苓、党参、乌药等。

(六)加强劳动力培训拔穷根。扶贫先扶智。农民致富贵在观念,重在技术,关键在勤劳。没有技术,埋头苦干不行。观念落后,传统农业更不行。农民脱贫的最大问题是致富无门,有心无力。因此技术培训很关键。培训可以转变他们的观念,培训可以让他们掌握农业技术。县劳动服务局、镇政府、村委三级联动,通过请进来、送出去、现场示范等多种形式开展各类实用技术培训,让每个劳动力都能掌握12门技术,增强致富的本领。

(七)加强班子建设,提供治贫源动力。班子建设在源滩村显得尤为迫切,势在必行。严重老龄化、能力不够、战斗力不强是班子主要的问题。镇党委要重视加强源滩村的班子建设,坚持德才兼备的原则和干部队伍“四化”的方针,通过全面推行村支部“两推一选”的办法,选拔懂经营、善管理、能带领一方群众共同致富的人进村级班子,并有重点地进行帮带、培养。一是把好政治素质关。要把那些清正廉洁,公道正派,群众拥护,有文化、有本领、真心诚意为群众办事的人,选进村级领导班子。二是优化队伍结构。要围绕支书这个“主角”优化结构,配好支部班子。提前谋划,提早准备下届村委换届,选好村委班子,村干部队伍要形成以40岁左右、高中以上文化为主体的年龄梯次结构。三是加强村级后备干部的培养。班子建设不能等米下锅,必须后继有人。重点是培养有一定知识水平和专业特长的回乡知青、退伍军人和外出打工返乡的优秀青年在农村创办领办企业,并给予相应的优惠政策,为村的干部储备人才。

六、建议。全面摸底、统一规划、分村施策。我县农村因人口状况、自然条件、交通建设、产业发展、生活条件、社会事业发展等方面情况差别较大。全县129个贫困村情况也是如此。因此必须因村施策,不能一个药方治百病。县上要组织专门的调查队对全县贫困村进行全面调查、合理分类,分村制定扶贫规划。

1、将发展基础及前景较好的贫困村,确定为一类贫困村村,采取与新型城镇化建设战略相结合的办法,加大扶持力度,努力建成富裕村。

2、将发展基础及前景一般的贫困村,确定为二类贫困村村,着力解决整村推进之后持续性和稳定性发展问题,努力建成小康村。

3、将发展基础及前景较差的贫困村,确定为三类贫困村,采取集中搬迁、有序转移、撤村并村、以退为进的办法,集中投入,来实现整村推进。